前不久,一張外網準媽媽的產檢圖引發了熱搜,原因是她的寶寶小小年紀就已經學會了擺pose,對著鏡頭來了一個調皮的剪刀手!
據外媒報道,英國的21歲準媽媽杰瑪在醫院接受超聲波檢查的時候,發現寶寶在臉上擺了一個“V”字手勢,遮住了臉。杰瑪表示,這下還得再做一次檢查才能看清寶寶的臉。杰瑪產檢經常遇到“狀況”,此前對胎兒進行性別檢查時,因為寶寶的腿交叉疊在一起,所以又必須重來一次。
產前檢查幾乎是每個孕媽媽必經的一道手續,但是還是有很多人表示懷疑,夫妻雙方都身體健康,產前檢查是否有必要?
答案是有必要,非常有必要!
每一個孕婦都要不斷提高自我保健意識,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自覺遵守產前檢查制度,為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創造良好條件。
妊娠對絕大部分婦女來說,是一個生理過程,可安然度過妊娠期。可對其中20%左右的孕婦來講,由于懷孕加重了孕前原有存在的內科疾患,或由于妊娠引發的免疫狀態不適應,使孕婦和胎兒均可出現病理變化成為高危妊娠,有的高危妊娠一旦延誤診治,甚至可危及孕婦及胎兒的生命。
通過系統的產前檢查,可以及時發現高危因素,并根據對高危妊娠分級管理的原則,在不具備診治條件的基層醫院,可及時按級轉診,使其在上級醫院得到應有的監護與治療。
1、第一次產前檢查應在停經84天(12孕周)內完成。圍產保健的中心任務就是要在早孕檢查及定期檢查時及時發現存在的合并癥及并發癥,而第一次產前檢查能弄清孕婦的健康狀態與基礎疾病,從而起到評估可否妊娠或提出是否需要做進一步的產前診斷的處理意見。
2、如第一次早孕建卡檢查未發現異常者,應于妊娠20周起每4周檢查一次直至孕36周,以后每周檢查一次直至分娩,共需9次,凡屬高危孕婦,應按醫囑酌情增加檢查次數。
1、可以了解胎兒發育情況
準媽媽無法觀察胎兒的生長情況,只能通過進行定期的產前檢查,來了解胎兒在腹中生長發育的詳細情況。如果發現異常情況可及時采取補救措施或者終止妊娠。
2、可以得到科學指導
通過產前檢查,孕媽媽可以從醫生那里得到有關孕期生理衛生、生活和營養方面的衛生科學知識。
3、可以及早發現妊娠并發癥
如前置胎盤、妊娠中毒癥等妊娠并發癥,對孕婦及胎兒的生命都有一定的威脅,但都是可以通過產前檢查及早發現的。各種妊娠并發癥大多數發生在沒有做產前檢查的孕婦,而這些并發癥絕大多數是可以通過產前檢查事先發現并采取措施而加以防止的。所以,不管準媽媽工作有多繁忙,不能忽略了做產前檢查。
4、可以及時發現疾病
通過產前檢查,可以發現孕婦身體的某些疾病。如心臟病、精神病、活動期肺結核、糖尿病等,這些疾病耐受不了妊娠所增加的負擔,嚴重時可導致孕婦某些重要器官的功能失調,所以要及時終止妊娠。
5、可以預測分娩時有無困難
分娩前的產前檢查更是重中之重。檢查可以了解到胎兒在母體內的姿勢和發育情況,到分娩時做到心中有數,保證分娩的順利及安全。
總之,按時進行產前檢查對孕婦及胎兒都是有益無害的。但需要孕婦注意的是,一些過多或過頻的檢查是沒有必要的,以B超檢查為例,對正常的準媽媽來講,整個孕期進行4-5次為宜。
最后,祝每個孕媽媽都能有“好孕”,生下一個可可愛愛、健健康康的寶寶~